康德與我
我和康德是在浸會認識的, 唔講你一定唔信,我主修宗教哲學。通常一講完之後,o的人就會問:「做mud讀呢科?」因為怕煩,跟住我就會講「a-level成績唔好」。其實那並不是答案的全部。答案的全部,是想找一科同文科仍然有關係,又唔洗死背.但係又唔洗好似中西史咁悶,而又係一o的好陌生的學科,而且,最重要係,好似幾好玩。
結果,如我所料……真係唔洗點讀書架~~~~
跟住等係勁走堂啦~
康德呢個名,都係大概year 2接觸到,因為李天命,我對批判思考、理性分析、邏輯等東西非常有興趣,有一種「我搵到喇!」、「係佢喇!」既感覺,跨入了分析哲學的門檻。跟住識左康德、羅素、維根斯坦等大師。
唔知點解,我覺得康德、羅素就好似snoker既戴維斯,而維根斯坦就係奧蘇利雲。我最鍾意既,當然係奧蘇利雲啦!
其實在學三年對康德既理論都係好淺,係畢左業之後先買書黎睇(聖經都一樣),到而家都係一知半解。
所以先想去聽下人講。
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哲學會合辦
哲學講座——經典趣談﹕康德《純粹理性批判》
德國哲學家康德.伊曼努爾(Immanuel Kant,1724-1804),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創始人。其思想分為「前批判時期」與「批判時期」。在前批判時期,他的理論以自然科學的研究為主,並進行哲學探究。
開創德國古典唯心主義
1770年以後,他提出先驗唯心主義體系,著重於批判理性,稱為「批判時期」,批判地研究人的認識能力及範圍與限度,將世界劃分為「現象界」與「自在之物」世界﹔人的認識分為「感性」、「知性」、「理性」3個環節,並提出「先天綜合判斷」(synthetic a priori judgment)概念。
這個時期,康德完成了他開創新紀元的大著作《純粹理性批判》(Critique of Pure Reason, 1781(第一版)、 1787(第二版)),這部作品造就了他的成熟學說「先驗觀念論」(transcendental idealism)。
地點﹕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
日期﹕7月7日(周五)
時間﹕下午6時30分至8時30分
地點﹕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
講者﹕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劉創馥博士
主持﹕喇沙書院校長劉煒堅博士
查詢﹕2921 0285
1 則留言:
不用~
walk in~
可惜我要上班,不能去
發佈留言
訂閱 發佈留言 [Atom]
<< 首頁